Friday, March 24, 2006

小程序,大麻烦

网上大家都说微软的AntiSpyware好,就跟风安了一个。
这个软件就是看门狗啦,本来挺好的,可是最近我的SAS出了问题,就想用安装程序修补一下,谁知道安装程序initial setup到99%就死活不动了。纳闷了足足10个小时,重复n次,终于发现是antispyware做鬼,拦截了安装程序往windows系统里面写的东西,并且没有提示,所以安装程序就傻那儿了。

后来为了防止程序出毛病,准备用ghost做一个镜像。于是在外置硬盘上用partion magic分了一个区准备安装一个windows98的系统以备万一可以启用dos。后来发现这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,就打算把分的区重新merge回去。这一弄,结果发现merge回去后形成的文档目录无法access!这可太怪了。

后来上网一查,发现同样悲剧的人一点也不少。经过家里领导两个小时的研究,发现这是因为xp home的组安全策略有问题,Partition magic merge回去的目录,任何组都没有操作权限。于是用安全模式进去,把管理员加入并授予所有权限,立即就可以删除了。

为了这两个小程序所造成的麻烦,又浪费了一天,唉。

Thursday, March 23, 2006

昨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

今天一早一晚我在学校两次被警车逮,所幸两次都只是被警告,真是命大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后记:前段时间太忙,现在接着写。

今天的违章有很多经验教训可以总结。
第一次被逮是在delaware hall 前面的T字路口,前面是一个人行横道。当时是上课的点,人很多,特别是过马路的。我算是开车比较谨慎的,看见人多,习惯性地在人行横道前一个点刹挺了下来。这个时候其实我已经注意到左手边滑过来的一辆警车。所以又顿了一下才走。刚左转过去,就见警车里面探出一个凶神恶煞般的madam大头,一根手指指着我:pull over your car!靠,今天真背,居然在学校里被逮,千万不要拿ticket呀。趴车的过程中赶紧回想当时转弯的时候是否又违规。可是左想右想都觉得不可能呀,首先我在人行横道前是full stop了的,转弯的时候因为见有警车,所以格外慢,不会有违规的动作呀。

这个时候后,看见周围的学生都将目光聚在我身上,从我车旁走过的都要专门回头看看,这脸丢大放了。

那个madam走过来,以非常凶恶的语气训话了:你丫的怎么开车的,没长眼睛呀?你转弯的时候有个女生就从你车前过人行横道,你这个时候转弯把别人撞了咋办?--人家可是girl!

我一想,不对呀,我转弯的时候没人在我前面走呀?否则我怎么转得了弯?但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跟警察大妈argue,特别是万一人家正值更年期我就完蛋了。于是先装蒙,让大妈说话。这个大妈特直,接着就说:虽然你停了车,但是你不让路人就转弯时违规的,非常危险的!

哈哈,大妈你自己都说我full stop了,这可真是主动替我解围呀。有了!我说:大妈你看,我在路口确实是停了车的,这就表明我确实是要让路人过街。当然我不能一直停着不动三,而我后来转弯的时候也转地很慢(千万不能说没见着人)。可见我是个很小心的驾驶员嘛。我想我,那个女生还有你之间可能有点mis-understanding,我看见她在路口停下,以为她不走,因为我最先到路口,后面也堆了一长串的车,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,我就走了,blablabla...这真是个误会,误会...

这个大妈被我点中死穴,找不出话反驳我,反正full stop是自己说的,我说的也在理,顿了半天,没辙,留下一个警告让我走了。

好玄。

到了晚上更绝。晚上送外卖抄近道,从hinman college的一条sidewalk上了后面上山的路。这条路我平时估摸着不是让车开的,可惜没有标志说汽车不能从此过,于是这条路成了快速抵达mountainview college等后山学生宿舍的捷径。老杨为发现此路还得意过一段时间。

当晚仍然走此路,远远发现一辆警车贴在校车屁股后面从后山的路上开过。我为此特地在hinman 的食堂边等着让警车开过弯道在上去,毕竟拿不准那条路能不能开车过去。等估摸着警车开过弯道了,便径直开上去,左转往mountainview而去。哪知道,我刚在楼下停住,还没来得及解开保险带,就见后面警灯大作,我正想是哪个哥们儿倒霉呢,靠,不好,是自己。

这个时候那个小黑哥已经从楼里出来准备付钱取饭了,估计狂郁闷,因为我不能出来,否则警察叔叔peng peng两枪,嘿嘿。

这次对话更搞笑:
警察:你只不知道你刚才开的那条sidewalk是不能开车过的?
我:不知道
警察:小样,装蒙。我都看见你故意在哪儿等了一下,让我们过去后才开上去,还说不知道。老子都是鬼!你知不知道警车上有多少倒视镜?
我:我真的不知道呀,警察同志。
警察:你是学生?(想下陷阱让我栽)
我:嗯,是学生,博士生!
警察:(一愣)PhD! ...沉默(估计觉得稀罕)...从你驾照看你在这里好多年了,难道居然不知道学生community里面开车的规矩?
我:警察同志,俺虽然是屁挨着地,可偶在学校里面送外卖也是今年1月份刚开始的事儿呀(真实的谎言--确实今年从1月底才开始的,那时候寒假才结束嘛)。你看,我们学校穷,俺们屁挨着地到最后都没钱了,靠送外卖为生呀。都不容易,您是不是...而且,那条路旁边没有指示牌说not for vheicle呀。你看,不知者无罪嘛。
警察:你现在车里面等着。。。回去查电脑去了
警察:(回来)你都学什么的?啥时候毕业呀?

我一听,有戏,这次估计又大难不死。

我:俺经济系的,专门研究送外卖最经济的路线问题 kakaka。(我一看警察没动静)我向上帝他老人家发誓,以后再也不走那里了。
警察:好嘛,你说你向神仙爷爷发誓,神仙最大,俺就放你一马。以后再敢抄近道,天打雷劈哟!

总算躲过一劫。可怜旁边那个小黑哥,等了足足20分钟,眼看着自己的饭就在眼前却吃不着。

Wednesday, March 22, 2006

加拿大魁北克美国签证经历

这篇本来应该最早的,一直拖到现在。

前段时间去英国开会,就去加拿大签了回美国的签证。总结一下:

基本流程是:
1。预约,并网上填表(兼上缴9.5大元加币)
2。到达领事馆,任何电子产品都不能带进去,门口警卫搜身后放行。
3。根据指示,把申请材料和美元交给窗口的秘书,秘书会让你等候面谈(似乎所有申请
人都要面谈)
4。大约40分钟后(我当时只排在一个人后面,此人面谈只花了10分钟),真正的签证官
出来,找我面谈,(由于欧材料准备非常不充分)查了我祖宗3代,谈了超过30分钟,才
放行。总之感觉问的很细,仿佛我是恐怖分子嫌疑一样。
5。下午3点取签证。

具体过程:

首先都要预约,我是网上预约的,网址是:http://www.nvars.com/
我用网上预约是因为电话预约总是要等很久,专门的电话费也贵得要死。我的经验是每天
早上9点前系统都会有空位空出来,然后就会被预约的人填满,中午后的一段时间也会有
空位出来。如果是大陆学生回国的高峰期,比如寒暑假,估计需要提早很多天预约。我是
2月份预约2月中旬,也是早起了4天才赶上有空位,还是在魁北克,非常远,本来打算在
多伦多签,可惜最早的空位也要到4月份。所以一定要提早。

预约的时候就要求用网上填报系统在一个Pdf文档中把申请表填了。我这个人办事很马虎
,当时没看就直接关掉了IE,导致后来碰到一些麻烦。

我本以为用笔填好自己打印出来的申请表就好,结果到了那边人家要求必须要用网上填报
的表格,害得我在那儿现填。幸亏是魁北克,又是2月份,没什么人,否则怕是要白跑一
趟。一个小插曲是他们那个机器的填表程序好像有问题,最后只能点打印按钮,并且只能
点一次,否则电脑死机。我为此把仅有的两台机器都弄死机了,一个很帅的小伙子出来弄
了半天也弄不好,最后全部重起。幸亏欧是最后一个。

另外,美国领事馆要求必须要用美元交申请费。我申请加拿大签证的时候用美元交没问题
,想不到山姆大叔要拽些,在加拿大非美元不收,弄得我当时非常尴尬。本来那个秘书说
不能签,还教育我说这里是美国地盘,所以要美元。我没办法只好当孙子,点头称是:阿
姨就饶了俺,欧很土的。心头自然不爽。

另外,我的很多材料也没准备好,比如成绩单我只有上上个学期的,上个学期的是从学校
网上系统中直接打印的,结果有些词语与签证官的理解有歧义,他非要说我无法证明去年
下半年我是保持了学生身份。当时我就跟他争起来了,他回了我一句:我是美国联邦官员
,我的时间很宝贵,你娃这个样子,先是不填表就跑起来,然后又不带美元,现在又拿不
出最新的成绩单,光用嘴巴说,简直是浪费我时间,让我很不爽,我怀疑你娃这么慌慌张
张地跑来申请签证,肯定有鬼。弄得我差点被拒,还好我回国次数多,记录很好,然后瞎
掰了一通,总算蒙了过去。

Wednesday, March 08, 2006

英国4日游--3

在小镇开了一天的会,略过不表。

第二天一大早就起。不是我喜欢,而是我发现在英国这种便宜的旅馆,比如B&B或者YHA之类的,都是10点过CHECK OUT,跟在美国住的经历不一样。

从小镇的火车站坐回伦敦的火车。火车非常舒适,很大的高靠背座椅,面前有个小桌板子,旁边有电源接口,所以1个半小时的旅程一点也不枯燥。

伦敦的到达站就是大名鼎鼎的St. Pancras Station,就是伦敦大爆炸案的发生地。不过现在已经丝毫看不出一点点痕迹了。

我来英国前在纽约市英国的NTO拿了很多资料,查找了伦敦比较便宜的HOSTEL。如果夏天去可以住大学宿舍,主要在25--30英镑的区间,25以下的还是找青年旅社比较划算。

因为是淡季,我找的是牛津街背后的一家青年旅社,22英镑,3人一间,公共卫生间和浴室。非常干净。这个地理位置非常好,距离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很近,而且本身就在伦敦夜生活的中心。早上一大早起来,漫步在清静的街头,随便选一家咖啡店,点一大杯咖啡和一小块面包,翻翻当天的报纸,或者看街上逐渐增多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(自己悠闲的时候看别人忙是很不错的),然后白天去玩景点,下午回来,在周围无数美食小店大快朵颐一顿,然后去Leicester Garden看看musical,基本上可算过了一次伦敦的小资生活。

Friday, March 03, 2006

英国4日游记--2

开会的过程其实很无聊。虽然是同一个专业,由于各自领域不同,讲解起来颇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,特别是要在30分钟之内把别人不懂得模型讲得别人能理解,至少俺是没有这个功力的。我们那个section是专门作方法的,更惨。

第一个上的是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个女教授,第一映像当然是符合通常意义上的那种科研女牛的标准的:瘦瘦的,一头金色卷毛,带个大眼镜儿,不苟言笑。讲得是什么我都忘了,反正就是求什么convex cone的体积,我靠!整个一数学!第二个是个希腊哥们儿,一来上先用5分钟把资助自己的各个科研基金给介绍了一下,然后万分感激状:没他们俺只能走路来英国,blablabla...然后就是满屏幕的公式。最后轮到我,纯计量方法,讲了半天,大家几乎都是发呆状,估计已经开始等着吃午饭,无心听我讲了。不过有一个例外,就是那个哥本哈根的母牛,考,看了我的公式以后立马拿出草稿本现推导。牛人,佩服佩服!

中午吃饭的时候见识了英国的甜品,就是一大块巧克力。认识了几个中国人,都是学生。一个剑桥的香港人,一个伦敦大学的和一个伯明翰大学的。那个剑桥的居然有名片,虽然他刚刚去剑桥一年,把我给着实闪了一下。不过大家聊得很愉快。

下午开会就更没意思了。老板介绍我认识了一个做贝叶斯统计的牛人。此人系加拿大人士,满头银发,略胖,声如洪钟,在诺大的礼堂作key note speech居然不用麦克风。这个教授经历丰富,曾经在超过8所学校任教。最后我老板暗示欧:出来开会,最重要的就是要混了脸熟。

晚餐会是在一家宾馆搞的,算是比较上档次。这顿晚餐算是我在英国吃得最好的一餐,主菜是三文鱼。这道菜改变了我对西餐作三文鱼只会水煮或油炸的先念认识。这个三文鱼从外面看温润圆滑如冰激凌,入口却又有嚼头,三文鱼一整块却入味三分,丝毫没有味觉盲点。确实有的赞。

本来晚餐后我老板还让我去酒吧跟他们聊聊,实在是太累,而且觉得也没啥可聊的--人家都聊什么你出的书卖得好不好,版权费拿得多不多,我实在是难忘项背--就早早回宾馆了。事实证明早点回宾馆是明智的。出门远行太耗体力,保持良好的睡眠是灰常重要的。